留言板

尊敬的读者、作者、审稿人, 关于本刊的投稿、审稿、编辑和出版的任何问题, 您可以本页添加留言。我们将尽快给您答复。谢谢您的支持!

姓名
邮箱
手机号码
标题
留言内容
验证码

2002年  第30卷  第6期

煤田地质
巴楚隆起与阿瓦提凹陷寒武系及奥陶系沉积古地理分析
何宏, 彭苏萍, 邵龙义, 高云峰, 时宗波
2002, 30(6): 1-4.
浏览量:36 下载量:5
摘要:
根据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分析,对塔里木盆地巴楚隆起东部和阿瓦提凹陷东南部寒武系和奥陶系进行了沉积与古地理分析。研究表明,该区寒武系和奥陶系总体上表现为从深—浅—深的沉积环境演化过程。早寒武世早期经历了短暂的深水盆地环境后,自早寒武世中晚期至中寒武世演变为局限台地——蒸发盐台地环境;晚寒武世至早奥陶世海平面开始逐渐上升,以开阔台地环境为主,至晚奥陶世中期演变为台地边缘斜坡环境。
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研究
吴财芳, 曾勇, 张子戌, 袁崇孚
2002, 30(6): 4-8.
浏览量:21 下载量:6
摘要:
煤与瓦斯突出影响因素间复杂的非线性关系,难以用经典的数学理论建立精确的预测模型。本文用自适应模糊神经网络技术建立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系统,以模糊数学作为表达与处理不精确数据、模糊信息条件的手段,以自适应BP神经网络作为解决问题的途径。结果表明:方法可行,预测精度高,能够满足要求,进一步充实了煤与瓦斯突出区域预测理论
澄合矿区奥陶系灰岩固硫效果初探
王水利, 李青海
2002, 30(6): 8-10.
浏览量:49 下载量:0
摘要:
对澄合矿区3个奥陶系灰岩剖面的取样分析及固硫试验表明,位于大峪河剖面的D9样品具有较高的固硫率。在不加任何助剂的情况下,经80 0℃煅烧2h,破碎至0.12~0.15mm后与煤粉以2.3的Ca/S摩尔比混合,1000℃时的最高固硫率可达60.08%。
面向地质应用的三维数据模型研究
熊伟, 毛善君, 马蔼乃, 沈大勇
2002, 30(6): 11-15.
浏览量:21 下载量:4
摘要:
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两类三维数据模型——基于面的数据模型和基于体的数据模型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三维数据模型——基于TIN的不规则五面体模型,给出其定义,并着重介绍了实现的关键技术。
机械研磨对平鲁煤系高岭石热行为的影响
丁述理, 彭苏萍, 刘钦甫, 许红亮
2002, 30(6): 15-18.
浏览量:33 下载量:0
摘要:
对煤系高岭石进行0~ 2h的研磨之后,再在900℃、1000℃、1400℃的温度条件下分别对其加热1h,然后利用X射线衍射(XRD)、差热分析(DTA)、红外光谱(IR)等手段,研究机械研磨对于煤系高岭石晶体结构的破坏作用以及对其热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煤系高岭石被研磨1h之后,高岭石的晶体结构几乎全部跨塌。把研磨1h的煤系高岭石加热到1000℃(加热1h),便能形成结晶良好的莫来石。
矿井地质
综放开采顶煤裂隙及其对渗透性研究的意义
程国明, 黄侃, 王思敬
2002, 30(6): 19-21.
浏览量:33 下载量:7
摘要:
在对综放工作面的煤样进行微观研究基础上,首次运用多重分形理论对顶煤裂隙的不均匀性和各向异性进行了定量表征,并将顶煤裂隙不均匀系数运用于渗透系数研究中,计算结果与实测基本吻合,表明运用多重分形方法,可为研究顶煤节理裂隙及其渗透性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方法。
煤层气
我国煤层气成分变化及时空分布特征
李小彦, 王强, 杜新锋, 杨杰
2002, 30(6): 22-24.
浏览量:37 下载量:5
摘要:
通过对我国主要煤矿区煤层气含量的测试,连续追踪采集气体样品进行成分分析,探讨了气体成分随时间推移及空间方位变化的地球化学效应,了解煤层气体成分横向及垂向的变化特征。
新集试验区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技术
韩宝山, 宋生印
2002, 30(6): 25-27.
浏览量:35 下载量:6
摘要:
通过分析对比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手段,结合新集试验区的水力压裂裂缝监测总结,提出用温度对比测井方法监测缝高,用充电电位梯度法监测裂缝方位和长度,为今后该地区乃至其他地区进行水力压裂提供了可供参考的裂缝监测手段。
煤层气井用压裂液技术研究
汪永利, 丛连铸, 李安启, 张遂安, 马方明
2002, 30(6): 27-31.
浏览量:37 下载量:2
摘要:
针对沁水3#煤储层的地质特征,在优选水基压裂液添加剂的基础上,结合压裂工艺的要求,形成了不同类型水基压裂液配方体系,并且较完整地对煤层气井用水基压裂液配方体系进行了测试。通过对优选的不同水基压裂液性能的实验表明,其各项性能较好地满足了煤储层和压裂工艺的要求。
沁水煤田煤储层压力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培河
2002, 30(6): 31-32.
浏览量:37 下载量:1
摘要:
分析了沁水煤田煤储层压力的分布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认为含水层富水性弱、地下水径流条件较差、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和地应力较低是该区储层压力低的原因。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利用天然环境同位素示踪法分析华丰煤矿四煤顶板出水水源
刘峰, 段琦, 刘其声, 张壮路
2002, 30(6): 33-35.
浏览量:31 下载量:2
摘要:
通过对华丰煤矿各含水层水样以及四煤顶板出水样的18O、D、3H同位素值分析,指出该矿三采区上下部砾岩含水层连通性差,分别由不同水源补给;井下四煤顶板出水仍为砂岩水,并非注浆水下漏所致。
灰色马尔可夫链在深基坑沉降预测中的应用
刘志彬, 施斌
2002, 30(6): 35-37.
浏览量:38 下载量:4
摘要:
针对深基坑在开挖后的施工过程中,由于多种因素引起的沉降变形具有随机性的特点,采用灰色马尔可夫链模型对上海市某深基坑的沉降进行了成功预测。结果表明,利用灰色马尔可夫链对深基坑的沉降变形进行预测是可行的。
岩石临界抗渗强度的测定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左如松, 朱岩华, 姜振泉
2002, 30(6): 38-41.
浏览量:26 下载量:1
摘要:
通过岩石伺服渗透试验获得渗透率-应变关系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对比分析岩石破坏前的渗透率、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特点,提出了岩石临界抗渗强度的概念,阐述了将其作为岩石变形过程渗透性特征参数的工程意义,并实际应用于杨村煤矿煤层底板带(水)压开采隔水层阻水能力的评价。
基于GIS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与开发
张永波, 张礼中, 刘光, 刘志明
2002, 30(6): 41-43.
浏览量:28 下载量:7
摘要:
结合地下水水质动态变化的特点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基于GIS图形管理技术与时态监测数据库为基础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的设计方案。探讨了利用综合指数法和Fuzzy综合评判法进行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的过程,并依据现有的规范标准,实现了基于微机系列的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模型的软件开发。
刘桥一矿II622工作面充水条件与防治水技术探讨
刘其声, 蔡东红, 彭龙超
2002, 30(6): 44-47.
浏览量:28 下载量:6
摘要:
结合刘桥一矿二水平II623和II626工作面突水资料,对即将回采的II622工作面矿床水文地质条件和突水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工作面回采过程中的突水机理和突水模式,提出了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应采取的防治水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煤田物探
特殊剖面在陷落柱研究中的应用
杨德义, 彭苏萍, 常锁亮, 杨双安
2002, 30(6): 47-49.
浏览量:35 下载量:4
摘要:
本文探讨了陷落柱在地震三瞬(瞬时振幅、瞬时频率、瞬时相位)剖面和拟层速度(GLOG)剖面上的反映特征,以及利用特征剖面研究陷落柱要素的方法,并指出,利用地震特殊处理剖面结合常规时间剖面识别陷落柱、研究陷落柱的特征是可能的。
塌陷区地基治理的测井检测方法
张景考, 韩绪山, 刘振祥, 林政挺
2002, 30(6): 50-52.
浏览量:36 下载量:7
摘要:
利用超声波扫描成像、密度、电阻率、声速、井径等测井方法,对塌陷区灌注水泥粉煤灰浆治理后的检测,效果明显,为治理后的地基稳定性评价提供了直观可靠的依据。
基于小波变换的地震信号分时分频相关去噪
付燕
2002, 30(6): 52-54.
浏览量:43 下载量:6
摘要:
介绍了Donoho的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方法,提出了对小波变换尺度上小波系数进行分时分频相关处理去噪后,再重构小波系数的方法,以去除大部分随机噪声。然后,再对重构后地震剖面进行小波域阈值去噪处理。结果表明,使用上述新方法可以有效改善地震剖面处理效果,提高信噪比。
一种锚固力无损检测设备
朱国维, 彭苏萍, 王怀秀, 王鹤龄
2002, 30(6): 54-57.
浏览量:49 下载量:6
摘要:
设计制作了一套通过适时监测与分析锚杆受力后的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并加以智能判别和预警,来实现锚杆极限锚固力无损检测的设备。实际应用证明,该设备既能准确测定锚固体系的极限锚固力,又不会破坏锚杆结构体系。
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法快速电阻率成像方法及应用
严良俊, 徐世浙, 胡文宝, 陈清礼, 胡家华
2002, 30(6): 58-61.
浏览量:32 下载量:10
摘要:
利用导电全空间与均匀半空间中心回线源和磁偶极子在阶跃电流激发下磁场公式和扩散速度的定义,导出了不同条件下瞬变场的扩散速度公式。在此基础之上,引入瞬变电磁测深全区视电阻率定义数值计算方法,给出了电阻率成像的一阶与二阶近似公式,从而建立了一套中心回线瞬变电磁测深快速电阻率成像方法。模型检验结果、实测剖面电阻率成像以及对大地电磁测深视电阻率曲线进行静偏移校正效果均良好,说明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探矿工程
金刚石—硬质合金超硬复合柱齿优化设计探讨
史晓亮, 段隆臣, 刘晓阳, 汤凤林, 陈小松
2002, 30(6): 61-63.
浏览量:29 下载量:4
摘要:
通过研究常规超硬复合柱齿碎岩机理,提出了超硬球齿部分外形的优化设计,分析了其碎岩机理,推导出合理的双唇面超硬球齿半径之间的关系式,这为冲击回转化钻进提供了依据。
安徽某矿区强水敏性地层钻进泥浆的试验研究
滕子军, 金永军
2002, 30(6): 63-64.
浏览量:26 下载量:6
摘要:
针对富含钙蒙脱石的水敏性地层会遇水膨胀,导致钻孔缩径等问题,借鉴石油钻井中采用的正电胶MMH泥浆体系,在进行室内试验优选配方的基础上,进行了野外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